《错的不是我们是世界》,这是我老公单位发的一本书,是领导专门为青年员工挑选的。我读这本书时是在怀孕期间,身体笨重、心情烦躁,原本只是想看看书、静静心,不想后来越看越觉得发人深省。
起初看这本书时,让我觉得作者是一个典型的愤青,书中社会篇空虚时代中描写的全是社会的浮躁、时代的空虚、青年的迷茫,我在想,就不能好好写点正能量的东西,肯定是出于商业目的故意博人眼球的。但又转念一想,既然是领导选的书,应该不会是带他们领略社会的阴暗面的吧,我想此中必有玄机,于是带着好奇我又继续看下去。
果然,随着阅读的深入,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。作者说“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座桥梁,让青年们能够跨越鸿沟,认识自我,认识人性,认识世界”。作者描述了太多的问题、太多的矛盾,其实是想帮助青年人认清自我、认清世界,进而改造自我、改造世界。
恰逢那时怀孕的我正处于迷茫、焦躁中,我和老公都是外地人,生了孩子后要么我辞职在家全职带娃,要么我上班公婆带孩子,但是我就要和公婆一起住了,内心也是一万个不情愿,而此时这本书的出现给我指明了方向。
2013年大学毕业,我跟随男朋友从河南来到内蒙古,这个举动用我室友的话说就是“You are a crazy girl”,用我妈的话说就是“你去可以,别给我哭着回来”。而来这儿之后的生活确实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,我的专业是会计学,所以一心想找个会计相关的工作,但刚到了康巴什很久都找不到工作,无奈只有先在补习班给学生代课。
好在我始终没有放弃做财务工作的念头,半年后终于找到了合适单位,也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补课、工作日上班周末补课,中间穿插做饭、洗衣、做家务的生活。而我老公那时每天下井,大部分时候下班是赶不上通勤车的,所以也很少回家,那段时间大概是我最累、脾气最差的时候了。
如果说生活的辛苦疲劳了身体,只要心情愉悦,能看到希望,大概也还不算什么吧,但是后来的事情,让我开始怀疑我选的人以及我选的路了。
2014年上半年,我老公身体出现了问题,高额的医药费对刚工作不到一年的我们真是捉襟见肘。也许你会说可以先问父母要些呀,可是我俩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别说要钱,单就是生病的消息都足以让他们以泪洗面了,所以我们选择了隐瞒,这一瞒就到现在。
而工作也让我陷入困顿。我是在超市做会计的,超市员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,每次发工资后都会有几位老太太来吵和质问,而只要她们开始吵我是绝对不会有说话机会的。所以每次都是我用大嗓门把她们压住再作进一步解释,这让我似乎置身卖菜大妈的行列而为家长里短整天咆哮,这时公司管理也无章可循,这让我对这份的工作的预期产生怀疑。许多事情放在一起,我甚至问自己我是不是不该来这里,如果不背井离乡,就不会有孤独,如果不是找个矿工,就不会什么家务都得一个人承担,如果不做会计,改行我的辛苦是不是就能被领导看见。
总感觉这种局面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,《错的不是我们是世界》,我在埋怨世界的不公平。
当我再一次拿起这本书品味时,越来越觉得之前自己的目光总是向外看,向外界找答案,而很少看向自己,检视自己的问题。终于决定将自己掰开来、揉碎了再看看周围的世界,才发现原来错的不是世界是自己。
我是谁?我现在有多少能量、多少资源?我能做什么、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?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过的还不够从容,是我们本身还太弱,弱到连自己的生活、工作都撑不起来。我们总是发牢骚、爱抱怨,其实认识狭隘、见识短才是牢骚青年的通病,我们容易被困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,只顾自身需求,不看产出,更看不到别人的善意、社会的发展。其实,跳出自己的小圈圈,从一个全局的视角来看,生活并不是只有黑白两色的。就像我,在补习班的时候,虽然工作不是我想要的,但起码在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给我提供了住宿和一份收入;虽然老公病了,但是经过领导帮助协调,有了去科室发展的机会,工作不那么累,身体也好了;虽然在超市的工作有一些委屈,但至少让我的专业能力有了提升,才能有机会到现在这么好的公司工作。
青年人总是太容易浮躁,好像年轻就应该鲜衣怒马,殊不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常规常理的。没有经历生活的七零八落,哪来的自由独立。是这本书让我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,认识自己,也正是这本书让我生完孩子毅然决然地回到职场中,不为别的,为了能够和老公势均力敌,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,为了自己年过四十依然自由独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