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欢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,因为它将我又一次的带入了这场浅秋之景中,闻着泥土的芬芳,看着细雨飘然落下,一丝秋韵在时光里怡然生香。忙忙碌碌整理资料的瞬间能听着窗棂旁雨声滴滴答答的敲打声,时而急促时而徐缓,似乎它也有些急切,想告诉秋天已到来,朵朵雨滴掉在地上形成一蓬蓬小水花,而留在窗户上的雨花就像此刻突然萌生的绵延思念在滋滋生长。
记得2003年的秋天,怀揣梦想一个人踏上了去往成都求学的列车,身边无数的背着大包远行务工的农民工师傅们将我挤在火车门外,那时背着书包还有些瘦小的自己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,更没有想过自己的第一次远行竟然会是这样的境遇,最后当被前推后挤的的人群“抬”到车厢里的时候,我委屈的哭了起来,为自己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一切而必须学会的独自承受,为自己心中梦想的实现而不懈的坚持努力......
三天两夜漫长的火车路途将我带到了梦想之地,在这里它也将我的希望浇灌出了枝桠,学会适应完全不同环境的同时,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缤纷的大门。从佛罗伦萨画派的乔托、达芬奇、米开朗琪罗、拉斐尔到威尼斯画派的提香、乔尔乔内,从印象派的莫奈、毕沙罗到后印象主义的塞尚、凡高......,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述着不同的艺术鉴赏,自我也在不断的陶冶中对绘画有了不同的认知。
也正是在这样不断顿悟和充实自我的求学过程中,2004年秋天学院的教授们组织同学们走进彝族大凉山进行写生,记得那次的活动主题就是“描摹秋色”。那个秋天留给我记忆的不是落叶,也不是骄阳,因为四川的秋天来的很晚,不像家乡一样四季鲜明,即使到了金秋也不会有太多的树叶沉睡在这片安静的土壤上,树枝上的绿叶好像永远也不会枯黄,倒像是初春的新芽一样,生机勃勃,可能是不满四季的更迭,不喜欢秋末枯黄的落叶,总之,成都的秋天让人感觉不到有那样阴郁的天空和愁绪的心情。经过一天汽车的行程,我和同学们背着画板站在了3000多米海拔的山上,看着眼前娟娟细流的溪水,听着人们哼唱的曲调,看着这座古老的村庄,呼吸着氧分子并不充足的空气,仰望着高远的天空......这是这个季节赐予人们独特而又极致的美。
古人说“伤春悲秋”,但春天和秋天却是四川最美的季节。美好的时刻、美好的事物人人愿意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将它们留在身边,抑或心中,所以同学们有人喜欢用水彩记录那刻的精致,有人喜欢用素描刻画老人眉宇间的岁月,而我喜欢用速写勾勒身边的“寂静”,那一刻虽然每天吃着馒头和榨菜,但显然是兴奋与快乐的,因为身边的每一景、每一幕、每一色都能让大家慵懒的细胞跃动起来。
身临其境,可以忘却所有,与景为一体。就像有人喜欢这样来描绘这个秋季一样:“这个季节喜欢久久的仰望天空,高远、无际的蓝色清亮而干净,非常养眼。就像通透的水晶,凉凉的、爽爽的紧贴住脸颊,让人不由自主的去深呼吸,欲将这山如泉水般的恬静一饮而尽。又犹如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包裹住视线,晶莹而轻灵的触碰着每一根睫毛,让人不愿轻易的眨动一下眼睛,生怕这美丽的感觉转瞬即逝”。
秋天的天空经过一个伏季的燥热,天好像一下子高远了、蔚蓝了、干净了很多,浓浓淡淡、薄薄厚厚、松松软软,或许秋的天空就是这个样子,任你千变万化,不选择蓝,就随了它的白。
这个秋天,我想褪去它身上的金色,这个秋天,我想让天空更加高远,这个秋天,我想拂去人们劳碌的疲惫,这个秋天,我想加固破壁之家的石基......一个星期后返回学校,可那悸动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,就像求学的旅程之中,一路风雨一路前行,淡淡的足迹逐渐将我延伸到远处一样,不管日后过多久之后都不能对这段经历而忘怀。
成都的秋天很少会有晴朗的时候,所以每场秋雨穿透了岁月中的美丽。这次写生,是我大学生涯伏笔最重的一堂生活体验课,之后的每天我固定往返于画室、教室和图书馆三点之间,希望之后的某一天待自己走出校门的时候,没有茫目、没有不安、没有放弃......夕阳是时间的翅膀,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,于是薄暮,就像四年后我们都会一同走出校门一样,时间将我们步步向前。
今夜有雨打窗,今夜烟锁重楼,今夜细雨弥漫。回想起那年,也是在这样细雨的洗涤下,心绪呈现出一种透明,看夜雨飘洒,闻秋韵余芳,一缕馨香沁人心扉,这绝美的景致,就是我最深的眷恋。
我喜欢淡然的时光,喜欢素雅的清欢。回忆有时像一壶老酒,时间越长越暖心扉,愿时光静好,在静然中安暖如初。
如此,就好。
描摹秋色,它不止是一段时光,更是一拥温暖和绪畅。在这场秋风秋雨中,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,感受到秋韵悠长。让秋的残香,秋的清冷,在岁月深处郁郁生香。有一种情愫,因为懂得就此情根深种。有一种回忆,一经际遇就此铭心刻骨。隔着一蓬烟雨,请允许我留住这一刻的所有。
时光荏苒,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模样,曾经的应该如初去珍藏,走进心中的眷恋,不会随着时间冲淡,更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疏离。感受人与物的静谧与温馨,“一季落花飘零如雨”。在这个雨夜,让记忆中深深浅浅的印记,不再变成落幕后深深的叹息。
浅秋薄凉,惟愿,时光静好,温润如初。
|